动态详情

【商旗科技】后浪创业<=前浪?

2020.05.11

作为努力赶上互联网弄潮儿的80后,我没有第一时间看专门献给年轻人的《后浪》视频。


因为我算中年人了,看这种不是徒增“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”的伤感吗?

但是《后浪》实在火爆,出现了极端化的评论。在B站它一片好评,在知乎则被冷眼嘲讽。在其他平台也是两种论调。

很好奇,便去看了。



timg (1).jpg

其实我不止一次称赞过这个时代。我虽然怀旧,只是怀念从前的人物,对那个时代的氛围全无留恋。那个时代下的村庄,没有出路,一切在规范之内。

在那个时代有太多的事被要求,照着做就对了。不会有人告知真正的原因。我心想,为什么别人怎么做,我就要跟着呢。这不是我喜欢的。我为什么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呢?

那个时代,没法选择。

直到时代日新月异,直到网络四通八达,我发现,曾经想的是对的。

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是可以截然不同的,没必要照着一个模板活着。一种生活,另一种生活只要是正面的,都值得鼓励。


现在的90后似乎过得还不错,我看到视频里的年轻人在玩跳伞,潜水,赛车等,羡慕他们的同时,也在感叹我们当时生活的不易。


有个朋友,创业前上市公司CEO出身,抛弃悠闲自在的生活,在40多岁人生半程之际重新出发。去年他的公司融了数千万人民币。可谁会知道在这之前,公司现金流已然断了小半年,他需要一边稳住军心不稳的团队,一边四处找钱。


有个BAT高管,抛弃百万年薪卖房创业,当初的他一天要辗转5个城市,每次见面都开玩笑:“我觉得机场快成了我家”。


不过,今天我更想谈谈创业后浪。


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,把创业者分成了四类:生存型创业者、变现型创业者、主动型创业者、赚钱型创业者。


而他们所涵盖的行业也从前浪的单一性变得多元性。


在前浪环境里,更多的是生存型,顾名思义,就是被逼上梁山,为了谋生混口饭吃,为了生存而创业。后浪的创业则更多的是主动型创业,他们或是掌握资源,或是拥有技术,或是有钱......


不过,后浪的主动型创业我个人觉得还可再分两类:真后浪创业、伪后浪创业。


什么是真后浪创业呢?就是后浪有资源或者是技术。大众熟知的动漫IP阿狸,是王仁国与团队从几个人开始,把它发展成了人尽皆知的大IP。2010年,他看到了中国国产动漫发展的新机会,开始了在这个行业的创业。几年间,他们不断开发衍生品、发表绘本、制作动画、推出APP、拍大电影、做主题娱乐……不仅每年推出数百款余款周边产品,也与上百家知名企业进行了品牌跨界合作。


而伪后浪创业呢,就容易理解了。前浪捧着后浪走,早两年我回母校逛了一圈,有个年轻房东,刚毕业,家里人就给他在学校附近一条街买了十栋楼创业。你能说这类人不成功么?只是起点不一样罢了。


说起创业者,个人觉得,其实无论是前浪,还是后浪,我们往往只看见聚光灯下侃侃而谈、妙语连珠的胜利者,却忘了那不过是“幸存者偏差”带来的幻像。


现在的后浪创业并不会比当初好多少,依然要各处找投资,为员工工资发愁。只是大环境下他们看起来较为轻松罢了,其中的辛苦不为人知。


全国每天有近10000家新公司在工商局注册登记,而其中的80%,将在三年后宣布倒闭,大学生创业失败率更高达90%。


有些创业失败的例子很典型,比如一部分人把创业当成了避风港。“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,辞职去开个天猫店吧”、“老板真不行,我打算和别人合伙开个咖啡馆”。


太阳东升西落,市场经济的车轮滚滚向前,无数人乘兴而来,又铩羽而归。就像他们从未出现过。


 这样说来,这群后浪似乎跟我们那个年代并无不同,只是时代变了,形式也变了。


有位朋友之前告诉我,”创业”这个词,近两年突然被炒得火热,连家门口的公交站广告,都从肾宝换成了“万众创业”。而事情坏就坏在“万众”这两个字上,它让人低估了创业的难度,以为开个公司,雇几个员工,打打广告,就能坐等数钱。


另一部分极易创业失败的群体,是多如牛毛的投机者。每隔一段时间,我们都会看到所谓的“风口”。2011年,这个风口叫团购;2014年,这个风口叫在线教育;2015年,这个风口叫互联网+。


每到这时,总会有无数的投机者冲进风口,试图分杯羹:“现在XXX比较火,别人都在做,我也想试一下。”


当你发现某个领域忽然成了热点,打算大展拳脚时,要时刻记得,与你的想法不谋而合的人,一定数以万计。


所以接下来注定是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,活到最后的幸存者,靠的不是投机,而必定是扎实的内功。


但愿每个前浪和后浪都能够赌得过岁月,不负此生。




文章作者:商旗